甘肃:七十五载奋楫破浪 陇原水脉书写华章

甘肃:七十五载奋楫破浪 陇原水脉书写华章

是洁 2024-10-18 企业文化 1 次浏览 0个评论

  记者 张金芳 解瑞 杨清雯 通讯员 郝婷婷

  黄河宁,天下平。浩浩黄河水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两进两出甘肃,哺育了千万陇原儿女,孕育了厚重的甘肃历史文化

  75年前,这是一张极具挑战的卷——

  严重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多发;

  千万农村居民喝不上安全水;

  水利基础设施千疮百孔、百废待举;

  …………

  75年后,这是一张成绩优异的答卷——

  从黄河之滨到祁连山麓,从洮河之源到戈壁深处,一座座水利工程在广袤的陇原大地上拔地而起,一项项民生工程滋润着千家万户,奏响了砥砺奋进的乐章,见证了水利事业惠泽甘肃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了一幅春华秋实、山河锦绣的壮画卷。

  一以贯之的是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水,是陇原大地的根基与希望。七十五载光阴荏苒,甘肃从干涸的沉寂中苏醒,逐渐汇聚起奔涌的生机。一条条“生命水脉”滋养着这片土地,将希望与幸福注入每一个角落。而这背后是几代水利人的坚守与梦想他们步履铿锵,用坚韧不拔的意志穿越艰难险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造福的宗旨意识,开辟出一条条清泉之路,突破了水资源匮乏的桎梏,让陇原焕发出勃勃生机。

  陇原水利人先后创造了多项第一,在中国现代水利史上抹下重彩一笔。1974年,亚洲第一个百万千瓦级装机容量的大型水电站刘家峡电站在甘肃永靖竣工;同年,黄河流域第一个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在甘肃景泰建成。1994年,当时难度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在兰州竣工;1996年,全国受益人口最多的自然降水利用工程——甘肃“121”雨水集流项目在甘肃东部山区基本建成1998年,天水市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项目被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大型水土保持示范区;处于泾渭分水岭的庄浪县,经过几代人接续努力,将全县90%的耕地改造为梯田并展开经济林培育,成为全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

  奠定基石的是连贯东西重大水利工程

  75年来,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工程体系从无到有,工程数量从少到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从景电到引洮,从引大到疏勒河,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引来清流滋润旱川,构筑起纵横交错的陇原水网,保障着陇原儿女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引洮供水工程甘肃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工程建成,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定西、白银、平凉、天水5市14个县(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及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水资源保障问题。自2014年试运行至目前,累计向受益区供水10.13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600万省中部干旱贫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起到关键作用,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水资源支撑。

  被誉为“中华之最”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保障了景泰川和古浪黄花滩在内的50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2001年开始向民勤调水,为阻止腾格里沙漠南侵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引大入秦工程,于20世纪90年代建成,是改革开放后甘肃省第一个外商参与的项目,受益区人口近200万人,为兰州新区、兰白都市圈建设提供了水资源支撑。

  同时建成的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和“三西”扶贫开发代表工程,也是甘肃省实施“兴西济中、扶贫开发”战略的典型工程,安置移民7.5万人,发展灌溉面积40.82万亩,形成了从“源头”到“地头”统一管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了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的脱贫目标。

  东乡南阳渠灌溉、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供水工程、靖远双永供水、引洮入潭、引洮济合、积石山引水、石门河引水等重点区域骨干供水工程一一建成,破解瓶颈,为民造福;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平凉市新集水库、洪水河水库等多项重点区域骨干供水工程全面建成,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引大延伸等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75年的接续奋斗,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59亿立方米,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减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造奇迹的是接续奋斗农村饮水工作

  翻开历史的厚重篇章,水的匮乏在这片土地刻下了太多的苦涩。百姓牵着驴骡,肩挑水桶,穿越沟壑只为寻觅一滴甘泉……曾经的一幕幕,构成了一部汗水与泪水交织、艰难求生的辛酸史。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一代代水利人以无畏的决心、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战天斗地,兴建水利,一道道清流终于在甘肃的大地上涌动,甘肃从无水可饮,到解决喝水问题,再到保障饮水安全,千百万农村百姓经历了从“解民之渴”到“促民健康”的幸福蝶变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甘肃省通过挖涝池、打水窖,修渠引水、合渠并坝等水利工程措施间接改善了约700万农村人口的生活用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农村饮水行动的大幕。此后,甘肃省实施国家以工代赈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WES项目、“121雨水集流工程”等,解决了9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特别是汇集全省人民智慧的雨水集流工程,不仅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至今仍在国内外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世界提供了解决干旱缺水的“甘肃方案”。

  新世纪,新纪元,国家启动农村人饮解困项目,全省相继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万眼爱心水窖”“农村饮水解困” “氟病改水”“三县抗旱应急”等项目。20002004年,投入建设资金18.05亿元,解决了495.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2004年,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一号工程”推进实施,至2015年累计投资113.2亿元,解决了163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4.8%跃升到80%,初步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管理网络”。

  “十三五”期间,甘肃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贫困县区,制定一县一策一点一策一户一策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和后续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甘肃农村饮水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饮水安全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新要求。甘肃采取“建大、并中、减小”方式,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布局,完善管理体系,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建成运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372处,分散供水工程16.69万处,各类水库351座,有效保障了全省2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1%和94%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凝聚发展动力的是精准高效的节水治土并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民生的根基。在甘肃这片十年九旱、干旱少雨”的土地上,节水成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的唯一出路,水土流失治理则是推动生态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节水和水土流失治理这条路上,甘肃脚步铿锵,坚定不移,铺展出一幅从干涸走向丰盈的希望之图。

  面对严峻的水情省情,甘肃始终坚持节水优先,将对水资源的精打细算贯彻始终严格水资源总量强度双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国家节水行动32条重点河流确立生态流量(水量)目标全省取水许可审批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实现“一网通办”,全省取水许可电子证照保有量5.07万套,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规模以上取水口在线计量接入率100%。甘肃省水权确权及交易管理系统在中国水权交易大厅上线运行59个县(区)先后被水利部命名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累计创建节水型高校36所,创建各类节水示范载体5500多个,基本覆盖了公共机构、企业、灌区、医院、宾馆、居民小区等各类用水户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区综合生产能力,以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为重点,相继实施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日元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农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为重点的节水灌溉项目,全省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41处,有效灌溉面积1960.12万亩为甘肃粮食生产连丰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是节水还不够,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甘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更使水库、河道淤塞,防洪压力加大,成为了阻碍人民幸福的一道坎。甘肃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兴修梯田,保持水土,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沟、梁、峁、坡综合治理,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和全省梯田建设等重大工程,并建立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预防保护体系,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基本农田数量、粮食产量、群众收入的“三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群众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的“三改善”,水土流失面积、坡耕地面积、贫困人口数量的“三减少”,走出了一条富有甘肃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省累计治理小流域2364 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2.20万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3908.01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08万平方公里,种草1.44万平方公里,封禁治理2.41万平方公里,其它措施1.43万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1849座,小型水土保持拦蓄工程约97万处(座),让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来五谷丰登的新景象。

  延续生机的是久久为功的生态系统治理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带,内有长江、黄河以及多条内陆河流经,是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北方防沙区、黄河长江等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这道屏障如同一面无形的盾牌,静静守卫祖国西北大地的生态平衡。屏障若立,草木繁盛,河流安澜;屏障若失,荒漠蔓延,生态失衡。甘肃大地见证了无数水利人的努力,正是他们用汗水与智慧,筑起了这道横亘千里的绿色长城,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

  滔滔黄河,蜿蜒九曲。甘肃水利人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准确把握甘肃作为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的功能定位,立足水情,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坚决扛牢“水”的责任,着力解决“水”的难题,扎实做细“水”的文章,在新时代奏响了黄河大合唱的陇原乐章。

  经过重点治理曾经狂沙肆虐的石羊河流域,青土湖重现碧波,绿意盎然,湖区周边地下水位逐步回升,形成了27.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旱区湿地127平方公里。

  在疏勒河流域,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规划加快实施,月牙泉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减缓,干涸多年的哈拉诺尔湖碧波重现,为敦煌及其周边生态安全乃至莫高窟等文化遗迹的保存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让疏勒河成功上榜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

  在黑河流域,每年秋天,碧波荡漾的居延海四周成片金黄的胡杨林装扮茫茫戈壁滩。人们无不感慨,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美丽的胡杨林和生机勃勃的居延海才能重现生机。自2000年国家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持续向下游输水,为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恢复作出了巨大贡献。

  筑牢安澜的是与时俱进科学治水体系

  治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河湖治理水旱灾害防御等重点水利工作都统筹全局,系统、立体化推进。而这不仅仅是人与水的对话,更是天地之间的协同。从传统的治水到如今的“智水”,数据织网,科技赋能,智慧水利正在悄然改变这片大地,让河湖山川有了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上下游、左右岸“共治”,破除体制顽疾。全面建立了党政同责的双河长工作机制和覆盖全省所有江河、湖泊、洪水沟道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湖长体系,共设置20879名河长、927名湖长。以河湖长制为平台,建立党政负责、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集中开展“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动,重拳治理河湖顽疾,全力打好河湖管护攻坚战。河湖长制实行以来,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累计整治“四乱”突出问题8156个,治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5607个、完成率达80.8%。既管河道这个盛水的“盆”,又管河水这个盆里的,因地制宜推动河长制从“有名”转向“有实”,向“河长治”“河长清”全面迈进,74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9%,建设31条美丽幸福河湖,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居安而民乐,民乐而国兴。1998年以来甘肃开展大规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先后有26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截至2023年底,全省水利系统在册水库共290座,总库容26.51亿立方米,设计总灌溉面积1222.45万亩。通过实施江河主要支流治理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89.7%。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工程(黄干一期)通过竣工验收,共治理黄河干流岸线325公里。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黄干二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1995年、1999年特大干旱和舟曲“8·8”、岷县“5·10”、文县“8·7”等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甘肃水利人始终冲锋在前,与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全力以赴抗洪救灾,成功战胜重大水旱灾害

  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甘肃全力抢抓智慧水利建设机遇,从实时数据的精准采集到智能系统的分析研判,再到自动化调度的精确执行,凝聚着陇原水利人的辛勤创新,为水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注入新动能,为防汛抗旱筑起“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屏障,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初步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格局,打造了有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水利“甘肃样板”。

  岁月流转,山河巨变。甘肃大地上,一座座大坝拔地而起,一道道堤防稳固加高,蜿蜒的输水隧洞穿山越岭。江河安澜,水脉畅通,山河因水利工程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水利奇迹不仅重塑了山水的轮廓,更为千万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

  号角催人奋进,唯有只争朝夕。在新征程上,甘肃水利人将肩负起陇原治水兴水、造福人民的历史使命,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智慧,把甘肃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10月12日

转载请注明来自合肥全策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甘肃:七十五载奋楫破浪 陇原水脉书写华章》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