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深入接触 100元买来700条股民信息

记者深入接触 100元买来700条股民信息

节语彤 2024-10-10 生活百科 11 次浏览 0个评论

记者深入接触 100元买来700条股民信息

          出售股民信息的网站。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网络上出售股民、车主等个人信息的网站比比皆是。为弄清这些私人信息买卖的幕后环节,记者与信息出售方进行深入的接触,并花100元钱从对方手里买到了700条股民信息。
  本报11月4日A8版刊发了《名片底版卖了顾客隐私》一文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倾诉自己信息无端被卖引来的诸多麻烦。这些读者多为股民、车主和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反响
  股民信息泄露
  成投诉焦点
  “我现在看见陌生的电话号码心里就犯嘀咕,因为我每天都会接到很多骚扰电话,都烦得不愿意接了。”市民李女士打来电话说。
  据李女士介绍,她是泰安人,三年前开始介入股市,没想到刚开户不久就接到骚扰电话,对方多是推荐她购买哪种股票。她开始接到这种电话时还能礼貌地回绝,时间长了就失去耐心了,一听到是这种电话就直接挂掉。
  “不光是精神上的骚扰,每个月我在这方面的花费都要在一百元左右,遇到出差的时候,陌生电话号码又不敢不接,一接就有漫游费,太害人了。”李女士说。
  记者对20余个读者投诉的内容进行归类后发现,股民信息泄露的占到一半以上,他们都不清楚自己的信息到底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
  车主一天
  接20个骚扰电话
  在投诉自己隐私泄露的读者中,车主也是个很大的群体。
  “我的车险再有一个月就到期了,这段时间我的手机都被打爆了,平均每天都能接到20个左右的骚扰电话,多是些推销车险的,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电话,烦得我头都晕了。”刘先生气愤地说。
  随着车险期限的日益临近,刘先生接到的陌生电话开始急剧增加,电话多是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打来的,电话的内容就是介绍他们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并推荐购买。现在刘先生接到这种电话,一般就是一口回绝或是直接拒接。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业务员见电话打不通开始给他发短信,而且有些短信内容显得很亲切,逼得他还需要向妻子解释清楚。
  会员注册、求职简历
  泄露个人信息
  很多市民都喜欢在超市、大卖场等商场注册会员,以享受商家提供的“会员折扣”、“年底积分赠礼”等服务。但家住济南文化东路附近的李女士发现,会员注册得多了,烦恼也随之而来。
  李女士在济南某广告公司工作,比较喜欢逛街的她先后在一些超市、美发店、服装店办理了会员卡,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学历、月收入等个人信息的登记是必不可少的。最近一段时间,李女士发现自己的手机经常收到一些商品促销短信,电子邮箱的收件箱里也充满了广告邮件。
  令她奇怪的是,自己明明没在其中一些商家那里填表注册,可也收到了他们发来的广告。一番思量之后,李女士觉得,肯定是她填的个人信息被一些商家提供给别人了。 
  另外,还有一些读者表示自己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泄露出去的,这些人多是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曾把自己的信息贴到网络上应聘。“我又不炒股,又没买车,最有可能泄露信息的渠道就是自己在应聘时贴到网络上的档案。”小王对记者说。
  ■调查
  股民、车主资料
  被网上叫卖
  很多投诉的读者提供线索,网络上有很多出售股民、车主等个人信息的网站,他们的隐私很可能都是在网络上被悄悄卖出去的。记者随后在一个知名的搜索网站上随意输入“股民信息”4个字,就搜出了数以万计的出售股民信息的网页。
  “本站刚刚从证券公司内部获取最新30万全国股民详细资料(高度保密文件),数据库为Excel格式,信息内容包括股民姓名,性别,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等。此资料乃市场孤品,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最新载止整理好的11月01号开户资料已到,欲订请从速。价格:3万份一套5000元起订。一手未开发的新股民开户资料(只卖一次便封存),数量有限。”
  这是网上叫卖股民信息的宣传文字,内容很具诱惑性。一段时间以来股市的火爆,使得股民资料被当作商品在网上出售。
  除了股民资料,车主资料在网上叫卖也比较普遍。从车主姓名、手机号码到车型、发动机号,这些信息分类详细,而且号称“有80%的准确率”,而对于来源,卖主们的回答都非常一致:“资料来自车管所”。至于准确性,一名卖主这样回答记者:“车主可能换车换电话,这个没有办法,其他信息保证没有问题。”
  相关部门否认
  泄露客户信息
  这些股民和车主的个人信息到底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证券公司对股民资料的查阅和使用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几家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也都表示,资料从证券公司外泄的可能性极小。车管所的工作人员也明确表示不会泄露车主信息。 
  ■交易
  100元买来
  700条股民信息
  为弄清这些市民隐私出售的幕后环节,记者决定直接和信息出售方接触。记者与其中一家的“销售热线”取得联系,对方自称姓郭,在广东深圳办公。记者以验证资料准确性为由,索取试用版本,立刻被该郭姓男子拒绝:“要试用的大多都是想骗取资料的,所以我们坚决不提供试用服务。”谈及资料来源,对方表示,他的资料都是“托老同事与朋友的关系从证券公司套取出来的”。
  记者又打开一个题为“售全国性质的股民资料”的网站,上面醒目地写着“最新、最齐全、汇集全国各地的股民资源”、“此资料乃市场孤品,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全国股民名单信息真实可信,是你最好的商务伙伴。”网站的下面留着一个QQ号,记者随即加这个QQ号为好友,并与这个网名为“资源共享”的信息出售商聊了起来。
  记者:请问股民名单更新到什么时候?
  资源共享:现在手上就有资料啊,你需要的话即时可以提供。
  记者:是这样的,老板吩咐我搞点试用,或者先买少一点验证一下,觉得好再打包买,主要是害怕被骗了。
  资源共享:初次合作,对我有所保留是应该的,以下内容不是对你保证什么,只是告诉你事实:我们所提供的号码,100%是股民、空号或者停机率不超过3%;另外还有一种,股民的几率在85%以上。
  记者:说一下信息的价格好吗?
  资源共享:0.05元、0.08元、0.1元、0.2元四种类型。
  记者:能解释一下吗?
  资源共享: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差别。0.05元一份的是大众中偏差点的,0.08元的是应季的,0.1元的带资金量的,0.2元的是新鲜热辣的,以上全部都是85%股民率和3%的空号率。其中0.05元和0.08元的100%是股民。
  记者:可以分地域吗,我只要山东济南的。
  资源共享:因为需要多一道工序,价钱更贵,初次你需要多少?
  记者:试用100条就可以了,质量有保证的话再打包要。
  资源共享:这样的数量我们合作不了。100元700条,底线了,要是接受不了我只能说抱歉,从来没有试过这样合作的。
  记者:可以,但能挑山东的吗?
  资源共享:有部分,初次合作等你确实对我满意之后我们再谈具体合作细节。我不希望这只是一次量小的合作,细水长流才是我们的目标,固定的数量,固定的时间,才是我们的需要。
  记者:怎么交易?
  资源共享:给你一个农行账号,汇款后通知我,10分钟内收到资料。
  记者随即给这个账户上存了100元钱,几分钟后,“资源共享”就通过QQ为记者传了一个文件。记者打开后发现,上面有700个电话号码,绝大部分都是手机号,每个号码后面都跟着一两句股市信息,但没有对应的名字。
  ■核查
  买来的信息
  几乎全部真实
  记者从买来的股民名单中挑选了10个手机号码进行核实。除1个号码无人接听、1个关机之外,其余的都被证实为股民。临沂的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做股票十多年了,算是个老股民,他经常接到陌生人打来的荐股电话,区号大多是0755。对于这样的骚扰电话,杨先生已经习以为常,“今天我已经接到4个了,我的同事也经常接到”。
  同样是老股民的张女士,说她如今已经不接听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张女士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十个八个跟炒股相关的陌生电话打进来,以前她都是听到内容后立刻挂掉电话,现在干脆不接了。在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在网上叫卖时,张女士感到非常惊讶:“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回事,不知道是谁在偷偷泄露我们的信息,给我们股民带来多少麻烦啊!”
  青岛的董先生做股票才半年多,但“提供股票信息”的电话也没有漏过他,每天都接到好几个这种电话。对此感到很无奈的董先生曾经在电话里问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手机号码的,对方只是神秘地说“我们有自己的渠道”。
  
  编后: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隐私已不再成为隐私。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周围的人抱怨:自己刚登记结婚,就会接到婚庆中心的电话;刚有了孩子,就要天天应付保险业务员的游说等等。
  这些人的信息为何如此灵通?隐私的泄露到底该由谁负责?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一个个问题开始走进我们平静的生活。如果您有什么体验和意见想说,请致电本报热线0531-86991111与我们讨论。

转载请注明来自合肥全策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记者深入接触 100元买来700条股民信息》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